全國重點文保單位、山西督軍府舊址12月28日正式開門迎客?近日,一則督軍府舊址即將面向社會開放的消息在山西引發關注。11月21日,澎湃新聞(www.thepaper.cn)從太原市文物局相關人士處獲悉,目前督軍府舊址正式開放時間尚未最終確定,時間明確后會對外公布。
2019年11月,督軍府舊址修繕工程正在進行之中。 山西經濟日報 資料圖
督軍府舊址位于太原市府東街101號,因曾經作為山西督軍閻錫山的軍政府而得名。
有關資料顯示,督軍府舊址最早可追溯至北宋以前,為晉文公重耳廟。北宋太平興國年間,大將潘美將該地作為帥府。明永樂十九年,各省設巡撫,山西巡撫衙門位于此處,持續至明清兩代。
辛亥革命后,閻錫山主政山西,原巡撫衙門經改建、擴建,先后被稱為都督府、督軍府、山西省政府、太原綏靖公署等。1949年新中國成立,督軍府繼續作為山西省政府的辦公場所。
2017年1月,時任山西省文化廳廳長劉潤民在省兩會期間透露,省政府將適時搬遷,之后在原址啟動建設晉商博物館。
據澎湃新聞2017年2月報道,對于要在督軍府舊址建設晉商博物館,民間也有一些不同聲音。有人指出,督軍府舊址有上千年歷史,和活躍于明清時期的晉商文化沒有直接關聯,將兩者扯在一起略顯“違和”。也有人表示,太原已有一個晉商博物館,就在迎澤公園內,是否有必要再建一個?
對此,山西省文物局有關人士當時表示,將督軍府舊址作為文化展示場所,主打晉商文化,是一個統籌考慮的方向。在晉商精神需要大力弘揚的當下,山西建立晉商博物館,有它的現實需要。并且,從文物的保護和有效利用看,督軍府舊址如果面向公眾開放,不應只是建筑展示,也要承載相應的主題和內容。此外,考慮到山西現有的財力,將晉商博物館設在督軍府舊址,也是一種更節約、快捷的思路。
2019年11月,航拍督軍府舊址。中新網 資料圖
不過,澎湃新聞注意到,2017年9月山西省政府正式摘牌遷址后,督軍府舊址改造修繕方向和主題有所變化。
據《生活晨報》2019年1月報道,2018年12月17日,督軍府舊址(原山西省政府)內部改造工程正在加緊進行。自山西省政府搬離,這座“千年府衙”改造、新建、修繕等工程隨即陸續啟動。督軍府舊址內部修繕建設主要以“清代巡撫衙門”為主要風格、背景。在升級改造的同時,凸顯出“千年府衙”的歷史文化底蘊。
2019年10月,太原市杏花嶺區新聞中心發布消息稱,督軍府舊址修繕工程正在進行之中。預計2020年督軍府舊址將作為景區對外開放,廣大市民將有機會一睹“千年府衙”的風采。
2019年11月,太原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發布公告稱,山西府衙博物館已核準登記(或者備案)為事業單位法人,所在地為太原市杏花嶺區府東街101號。
2020年3月、8月,山西府衙博物館先后兩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勞務派遣制工作人員,涉及崗位包括講解服務、設備維護、安全管理、財務等。
不過,澎湃新聞近日查詢太原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主辦的“太原事業單位在線”平臺發現,該館登記名稱已變更為“晉商博物院(山西府衙博物館)”,舉辦單位為太原市文物局。
晉商博物院(山西府衙博物館)的宗旨和業務范圍包括:負責所轄文物的保護、研究和管理,促進文物資源活化利用;征集、收藏反映晉商歷史、山西府衙、太原近現代史的文物和實物資料;負責館藏文物的保管、修復、陳展、交流等工作;開展文物保護宣傳教育,傳承弘揚優秀歷史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,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;負責所轄文物景區內古樹名木的保護、復壯和園林綠化的養護、管理等工作。來源:澎湃新聞